新京报12月6日报道据《法兰克福汇报》报道,12月5日,德国着名电影史学家、电影理论家托马斯·埃尔塞瑟来北京做学术讲座时,在旅馆突发急病逝世,其学术活动全部取消,享年86岁。
撰稿丨彭镜陶
据《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报道,12月5日,德国着名电影史学家、电影理论家托马斯·埃尔塞瑟(Thomas Elsaesser)来北京做学术讲座时,在旅馆突发急病逝世,享年86岁,其余下的学术活动全部取消。
托马斯·埃尔塞瑟原定在十二月初来北京开展其学术讲座活动,其中包括:12月2到3日,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电影是作为媒介考古学”的讲座,期间并与齐林斯基展开对谈;12月5日,在北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进行“退化过时的诗学与政治——今日的先锋派何为?”的讲座;12月6日,在北京电影学院进行“陷入琥珀:关于电影遗产的历史性问题”主题演讲,其间并与中央戏剧学院教师杨北辰进行对谈;12月7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讲“电影之后的电影”的讲座。目前,12月5日及其以后的活动皆被取消。
托马斯·埃尔塞瑟被公认为电影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影前史、早期电影文化、先锋电影与装置艺术、媒介理论与历史、媒介考古学等,他是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系列丛书《流变中的电影文化》(Film Culture in Transition)的主编,该丛书迄今已经出版60万册以上。除此之外,他还着有《作为媒介考源学的电影史》(Film History as Media Archaeology)、《早期电影:空间、画面与叙事》(Early Cinema:Space,Frame,Narrative) 、《新德国电影》(New German Cinema)等。
托马斯·埃尔塞瑟1943年出生于柏林,曾就读于海德堡大学与萨克塞斯大学,1966年于海德堡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学位,1971年于萨克塞斯大学获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72年起于东安格利亚大学比较文学系任教。1976年东安格利亚大学成立电影研究系,任系主任至1986年。1991年起聘于阿姆斯特丹大学,成立荷兰电影与电视研究系(现媒介研究系)主任,2008从阿姆斯特丹大学退休,任荣誉退休教授。
2018年,托马斯·埃尔塞瑟曾接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洋教授的访谈,他与李洋就媒介考源学如何能够改变我们对电影史乃至电影本身的认识,以及媒介的变化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经验、社会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埃尔塞瑟从一种“回溯-前瞻”性的视角出发,认为电影在其经济与意识形态的作用被削弱后,将得到新的自由。他还使用了“生产性病理学”的观念,并对当下媒介经验的未来抱有乐观的期望。
作者丨彭镜陶
校对丨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