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的两极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01月30日 21:04

宋诗婷

这是一部底色干净的电影,在导演手法上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正是当下华语电影需要的。

迟到的献礼片

作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献礼片,《无问西东》是一部主题先行的电影。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句话出自汪鸾翔作词的清华大学校歌。校歌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之后,在那个东西方思想碰撞交汇的年代,这两句歌词的原意是树立清华大学的治学原则——做学问、树品格应兼容并包,不分中西。后来,这八个字衍生为一种不计较得失、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无问西东》的精神内核显然是后者。

电影中,黄晓明饰演的陈鹏和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有一段患难见真情的感情,王力宏饰演西南联大时期的清华学生沈光耀,后投笔从戎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人生态度被导演李芳芳细化为“不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她用跨越百年的四代清华人的故事,来关照这一主题。

2012年,北京。张震饰演的张果果站在医院的玻璃窗前,盯着躺在保温箱里的婴儿。他是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一家奶粉公司正等着他的提案,他想签下眼下刚刚降生的四胞胎,作为广告的主角和推广卖点。在公司内部的尔虞我诈之下,张果果不仅输了提案,还成了公司失去客户的替罪羊,并因此丢掉工作。

1962年,北京。高中同班同学陈鹏、李想和王敏佳是多年好友,王敏佳漂亮、活泼但有点爱慕虚荣。李想是个上进青年,一心想去做支边医生。陈鹏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成绩突出,人又单纯,一直暗恋着王敏佳。三个人的高中语文老师许伯常为人师表,但家里总不太平,妻子刘淑芬经常打骂丈夫,两人在冷漠与心有不甘中过了大半辈子。王敏佳与李想要替老师出头,两人给师母写了一封匿名信,指责师母虐待老师。在被组织上追查写信事件的时候,李想怕影响自己去支边当积极分子,沉默地让王敏佳独自承担了后果,后者的命运因此而急转。

1938年,昆明。当年,受战乱影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从长沙继续西迁,在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那是段艰苦的日子,却又是浪漫的。与贫乏的物质条件相对应的是当时难能可贵的学术自由和师生们精神世界的高贵。富家子沈光耀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同学中,他是个闪闪发光的人。一日,飞虎队来招兵,沈光耀顺利通过测试。“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听着空军长官的宣讲,他动了弃笔从戎的念头。

1923年,北平。寒冷的冬夜,吴岭澜和同学们围在布告栏前,等待考试成绩放榜。国文和英文满分,数学和物理不列,他垂头丧气。校长梅贻琦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放弃实科,转文科,这让他心生犹豫和困惑。

四段故事,都与选择有关。在一个冰冷的、自顾自活着的时代,救助四胞胎是对是错?该不该和同事同流合污,卷入权利争斗?这是张果果的选择题。在一个坏时代里,是选择爱情和友谊,还是紧握住自己的前程?王敏佳、陈鹏和李想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是遵从祖训,远离政治,还是在国家危难时,冲上前线?沈光耀在二者之间徘徊。最优秀的学生都选了实科,是要遵从自己的兴趣,还是跟大多数优秀的人在一起,奔一个更光明的前程?很长一段时间里,吴岭澜让自己远离人群,思考自己的人生该怎样度过。“什么是真实?”吴岭澜坐在第一任清华校长梅贻琦的书桌前,提出了这个哲学命题。“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梅贻琦这样解答吴岭澜的疑惑。

泰戈尔的访华演讲让吴岭澜幡然醒悟。看着泰戈尔和站在他身边的那群当时最优秀的人,吴岭澜知道,“对自己真诚”是最重要的事。其他三个人的选择也迎刃而解,王敏佳站在批斗台上依然自信地笑,陈鹏不理世俗目光,救下爱人。一度背弃情谊的李想带着内疚奔赴边疆,以“死者已矣,生者如斯”的懊悔心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日军的轰炸让平静的校园陷入哀伤,在家与国之间,沈光耀选择了后者。最终,张果果拒绝了同流合污,也决定继续帮助四胞胎,不为别的,只为让自己心安。

四段故事交叉剪辑,人物关系相互关联。沈光耀在已经成为老师的吴岭澜的提点下决定遵从内心,他抗战期间曾驾驶飞机,为行途中经常路过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庄的流浪儿童投放食物,当时那个被大孩子抱在怀里的小男孩就是陈鹏。而张果果的父母也曾是支边医疗队的成员,两人的命是曾因懦弱而深陷赎罪心理的李想牺牲自己换回来的。李芳芳用四个故事的内在联系,来表达大学精神的传承。

作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献礼片,《无问西东》的上映时间足足推迟了五六年,这中间传出各种关于投资、审查和导演创作的传言,真真假假,当事人已经避而不谈。今天上映的电影呈现的是六年前的张震、章子怡、黄晓明等演员的状态。当时,章子怡刚刚拍完《一代宗师》,在那部电影里,她塑造的宫二倔强、清冷。而到了《无问东西》里,她又找回了年轻活泼的状态,这样青春张扬的章子怡或许今后都很难再看到了。不仅是章子怡,没有胡子的张震、直愣愣的黄晓明、阳光的王力宏……时隔六年,主演们的容貌都变了不少,为了真实,片方只能从影片中抓取演员的图像做成电影宣传海报。如果没有这部电影,观众或许很难这么直观地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两极的评价

和片方、宣传方的预料一样,这部让观众等待六年的电影一上映就得到了两级的评价。的确,《无问西东》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

喜欢《无问西东》的理由不难理解。导演李芳芳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从她的上一部电影《80后》就能看出,她对精英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有很大兴趣,电影的讲述视角也常常是精英化的。

把这种精英视角放在《无问西东》里就再合适不过了。知识阶层普遍对这部电影评价很高,他们在故事和人物身上投射了很多个人对时代、对精英学者的情感,而導演李芳芳所传达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精神,也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

当下的华语电影,主流趋势是解构。解构权威,解构主流价值,也解构传统的情感模式和语言模式。主流的青春片通常带着对青春的伤感和否定,张扬的积极进取和不经过解构包装的正能量似乎是令人脸红的。《无问西东》却是反潮流的,它没有解构,而是选择把精气神凝结起来,让电影呈现出一种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而这种不合时宜又是当下的知识阶层和心存善念的人羞于坦白的,《无问西东》替他们完成了自我表达。

今天,我们很少有人再花整块时间思考人生的意义,但吴岭澜在思考。如今,年轻人的情感状态是飘忽的,但电影里,无论时代如何糟糕,陈鹏对王敏佳的爱义无反顾。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丢失的传统道德和西学为用的志气在沈光耀身上找到了。他违背对母亲的誓言,选择从军抗日,为的是遵从内心的使命和担当,与此同时,他也违背了教官关于“人的生命重于一切”的西方价值观,在危难关头,选择了中国传统道德,以身殉国。

和这三段故事相比,现代人张果果的理想主义要隐秘得多。导演用很多细节来提示他的与众不同。“电影里,这里是藏酒的地方。”同事看他从柜子里拿领带,和他开玩笑。把酒藏在柜子里,这是信奉华尔街丛林法则的一代人共同的习惯,对他们来说,金钱和利益比道德、情感更重要,这也是当下很多人共同的价值选择。但张果果把酒藏在了奖杯里,对他来说,荣誉比金钱和利益值得庆祝。母亲抱怨肉贩子掺假坑人,他愤世嫉俗,连盘子带碗把肉扔进了垃圾桶。

这些故事和细节让观众或向往,或羞愧,在浪漫主义和对自我的反思情绪下,《无问西东》的现实意义被放大了。更何况,这部电影里还有两大最令精英阶层崇尚的元素:西南联大和第一代中国空军。

西南联大时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段黄金期,这八年的历史有多高光,观众从电影结尾处的历史人物介绍就能看得出。193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西迁,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几个月后,战火烧到中部,学校再次西迁,历经两个多月,终于全员集合于昆明,组成后来星光熠熠的西南联合大学。

上世纪80年代,有人问沈从文,为什么条件艰苦的西南联大可以培养出那么多人才?沈从文只回答了两个字——自由。100多位院士、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多位学贯中西的人文大师,这些精英的存在证明了“自由”两字的重要性。西南联大成为后来很多知识分子的精神故乡,“自由”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李芳芳用极尽浪漫主义的方式来呈现这一时期。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满身的少年气,雨落在铁皮屋顶,同学听不清老师讲课,老师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来回应。沈光耀推开窗子,雨在下,绿叶在生长,渔翁在河边捕鱼,上体育课的学生还在跑着,这些细节带给观众的感动不逊色于大生大死。

沈光耀这个角色所代表的只是1000多位投笔从戎的西南联大学生中的一位,但他背后的第一代中国空军却是那个时代的传奇。

1937年,美国陆军飞行队退役中将莱尔·李·陈纳德受宋美龄之邀,来到中国帮忙培训和建立空军。在抗战期间,由美国和中国人组成的空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当然,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就像电影里呈现的一样,沈光耀时代的空军都是年轻人中的精英,其中甚至包括南开校长张伯苓的儿子张锡祜、名流林徽因的弟弟林恒等豪门后代。这些年轻人大多出身不错,读过书,懂外语,如果不入军营,完全可以成为学者、工程师或者其他行业精英,他们会是那个时代最令人羡慕的人。但这群人选择从军,在如今这个趋利避害的时代,他们的取舍方式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很多电影和非虚构作品都想去了解和记录这代人。两年前,我曾看过台湾纪录片导演张钊维拍摄的《冲天》,那是一部为抗日战争70周年拍摄的纪录片,导演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第一代空军。《冲天》采访了很多当时空军的见证者,以及已逝的空军家属、后人,这部电影不仅尽可能地展现了当时的空军情况,也用历史材料证明,后人寄托在这些人身上的关于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的想象是有依据的。

观众对《无问西东》的喜欢建立在“相信”上,他们相信电影里的“真实”和“传承”是有价值的,也是真实存在的。而很多观众的不喜欢建立在“不信”上。对于“90后”和更年轻的观众来说,他们对西南联大历史、空军,以及特定历史时期人性扭曲的认知是模糊的,没办法从中找到认同感,因此,从电影一开始就无法被带入。

如果不带着一点理想主义来看《无问西东》,很多故事和情节都不符合当下人的思维逻辑。张果果的转变似乎缺乏外部驱动力,内心的挣扎也不明显。与张果果类似,吴岭澜因泰戈尔和梅贻琦的两段话就顿悟了人生,显得有些草率。沈光耀的人物设定太完美,太理想主义了,因而显得不真实。如果说典型的类型片是记叙文,那《无问西东》就更接近散文,还是偏抒情的那种。

站在纯粹的电影语言与技术的范畴内,《无问西东》有很多硬伤。四段故事,与《云图》等很多经典非线性叙事电影类似,但四段故事之间的衔接和剪辑是生硬的,甚至毫无美感可言。1962年,陈鹏坐在校长的办公室里,悲情地说:“校长,我自己的事情了了,可以去九所工作了。”话声刚落,电影画面就转到了阳光明媚的昆明,无论是画面节奏还是调性,都是割裂的,类似的毫不讨巧的剪辑方式,在电影里出现很多次。

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联系设计得也不够巧妙。尤其是张果果的现代戏与王敏佳那段戏份之间的联系仅仅用父亲在李想墓前的一句话来交代,无论是对于人物精神的传承还是电影的叙事结构来说,这种拼接都缺少技巧性。

在电影叙事上,因为要分成四段来讲故事,每个故事的讲述时间有限,起承转合就也显得有些操之过急。陈鹏、王敏佳和李想去看老师,关于老师与师母之间的纠葛,全靠陈鹏说书式的直接讲述,这是TVB式节省时间和镜头的拍法。张果果的现代戏难拍,因为与另外三个波澜起伏的时代不同,當下的生活平静如水,要呈现精神层面的戏剧张力,导演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弥补剪辑缺陷和叙事不足的方式是大量铺陈音乐,现代音乐、教会歌曲、歌剧,电影里有各种形式的音乐,这些音乐在带动观众情绪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很多年轻导演喜欢使用的方法,音乐的确有感染力,但用多了就会破坏电影的节奏,显得过犹不及,甚至有过度煽情之嫌。

电影的一些桥段也的确太煽情了,沈光耀与敌人同归于尽,慢镜头和渐起的音乐都在引导观众的情绪。王敏佳的段落也一样,在大雨里,在为自己准备的坟墓前,她突然死而复生,这也是一段过于戏剧化的表达。但在情绪的渲染下,很多细节观众来不及追究了。

电影语言范畴内的硬伤是造成《无问西东》口碑两极分化的原因。这些缺点当然不该被掩盖,但在导演和编剧手法的不成熟之外,这部电影的确让观众看到了干净的底色,对于当下的话语电影来说,这种久违的精神质感比娴熟的技巧更难得。

电影《无问西东》剧照。章子怡饰王敏佳(左上),祖峰饰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左下),电影中,黄晓明饰演的陈鹏和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有一段患难见真情的感情(右上),王力宏饰演西南联大时期的清华学生沈光耀,后投笔从戎(右下)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