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丽人明月心什么时候播出 秦时丽人明月心什么时候开播
导演瘦了。这是记者与导演见面的第一直观感受。
助理跟记者说刘新导演这一阵子一直在高强度工作,休息时间非常少。
采访恰逢导演新作紧张拍摄中,导演一直坐在监视器前观看演员表现,拍完后还要和演员一起讨论、抠细节,在讨论间隙还要为耽误采访时间而感到抱歉,认真的态度贯彻在刘新的台前幕后。
从小在八一电影制片厂长大的刘新,9岁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之后,想要看看自己还能再做些什么的他在1995年开始从事影视导演工作。谈及在导演的路上“走到黑”的原因,其实是刘新自己的初心不改,“我喜欢做导演,因为可以引领很多思想,这比单纯地去演戏更能够发挥我自己想表达的理念和精神。我一直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出最好的故事,这种和自己较劲的感觉让我乐趣无穷。”
由迪丽热巴、张彬彬主演的《秦时丽人明月心》目前在浙江卫视热播,可以说剧情悬念十足,让很多观众都纷纷关注起来。据了解,截至9月15日单单优酷平台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22亿。对于首次拍摄古装剧的刘新导演来说,却并没有把收视率和点击率重点关注:“从拍这部剧到最后播出,实际上我都是持有一种平常心。因为在之前我并没有拍过古装剧,而且(该剧)是在十点钟的周播剧场播出,所以网络点击量和收视率虽然也会受关注,但并不是特别看重这个数字,我看重的是怎么来讲好这个故事、打好这一仗。”
全新演绎,“大爱”主题才是重点
Q:首次执导古装剧,决定执导这部剧的初衷是什么?
A:出品方华录百纳把这个项目给我的时候,我就觉得公司挺大胆的,因为我从来没拍过这种类型的片子。但是当看完(剧本)以后我也觉得必须要去尝试一个新的类型。在高兴接受的同时压力也特别大,毕竟没拍过这种剧,不是驾轻就熟,我就去看了很多资料、电影、电视剧,找这个戏该用什么色彩、节奏和叙事方式,方方面面的都想有些变化和不同,以致于跟其他的戏没有可比性,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的功课。
Q:原著故事发生在“先秦”的大背景下,怎样做到将历史的“真”和部分人物、故事的“虚”结合?如何在影像化的过程中保留史实,又加入吸睛元素?
A:这部剧中大的历史事件都是真实的,编剧也是非常尊重史实的,但是丽姬这个人物、包括丽姬和嬴政、荆轲之间的情感都是虚构的。有网友说:“荆轲刺秦王原来是为了丽姬?”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部剧包括了大爱和小爱,小爱就是丽姬和嬴政之间的爱情,到后来丽姬看到这么多人因为战争而死亡,让嬴政停止杀戮,这就是大爱。这个主题不简简单单是目前观众所谓的情感剧、偶像剧,实际上这个戏的主题最终表现的是这种大爱的精神。我觉得反战的主题和大爱的精神就是这部剧最大的亮点。
Q:你在情节设置、叙事风格、演绎形式上,做出了自己所希望的“创新”,这里的创新具体是指什么?
A:我希望这部剧有正剧的范儿、偶像剧的特点,又贯穿着武侠的魂。比如说第一集开场中,嬴政遇到了和母亲淫乱的嫪毐,然后就在表现怎样除掉嫪毐和肃清宫里的不正之风,实际上这是一个特别正剧范儿的开端。后来到了盖聂和公孙羽之间的一场动作戏,是比较写意、真实的。实际上这两种“劲儿”已经表现出来了,最后就是丽姬和嬴政在波谲云诡的宫廷环境中爱情的发展。我觉得已经达到了预期,偶像剧的那种范儿自然而然地代入正剧和武侠的基调中,这在前三集中已经全部展现,随后的剧情就很自然的顺着往下走,一直也没有“跑调”(笑)。
Q:今年,大女主剧尤其多,《扶摇传》《独步天下》《如懿传》等等,《秦时丽人明月心》相比之下具备什么样的突围优势?它的新意在哪里?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在哪里?
A:我们这部戏做得非常认真,说是良心剧一点都不为过。虽然我们这部戏也用了抠像,但就只是一些骑马戏,实际上我们是非常担心演员,因为之前出了很多演员从马上掉下来的事故,而且拍摄难度也确实不好把控,所以也适当的用了一些抠像。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所有的戏都是演员自身完成,包括武打戏。在荆轲刺秦王的那场大戏中,张彬彬拍了四天,也就是打了四天、喊了四天,拍到第三天时,张彬彬已经失声了,嗓子都喊破了。直到现在过去快一年了,张彬彬的嗓子还是水肿的。所以说,我们团队都是拼尽全力的,没有任何投机地把这个故事讲好,把它很好地呈现出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诚意。
“老戏骨”也都是从“鲜肉”“鲜花”过来的
Q:之前还是和老戏骨合作比较多,和新生代演员合作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如何评价几位主演的表现?怎样看待大家带“有色眼镜”谈起“鲜肉”“鲜花”?
A:我觉得“鲜肉”“鲜花”也都是特别的用心和努力,想把一个角色、一个人物去演好。其中肯定有一些表演经验上的不足,但是他们努力地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真的是不断地往前进步。老戏骨也有年轻的这个过程才可能成为今天的老戏骨,而这些年轻演员正在经历这个过程,我觉得今天的他们很拼,不怕吃苦、非常的敬业,这都是我对这些年轻演员的感觉。
我觉得任何一个演员都没有为自己所谓的“鲜肉”“鲜花”的名号而沾沾自喜,实际上他们都在想办法改变自己,张彬彬嗓子都喊失声了,迪丽热巴也是非常的吃苦,一年365天没有休息过一天。但是热巴在镜头前面依然是那么认真,没有懈怠、充满了热情来工作,我觉得挺不容易的,他们有自己对演员这份职业的热爱。不管是“流量担当”还是名气很大,我觉得这都是很正常的。他们首先具备了演员的形象,同时也在磨练自己,让自己羽翼不断丰满、不断学习。只要是在前进、进步,大方向是对的,这就是好的。
Q:有人说好的导演都会“调教”演员,那你在拍摄过程中怎么给演员指导?
A:因为我是学表演出身的,所以对表演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经验,但是我从来不会直接用我認为的一种表演方式去告诉演员应该怎么演,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但是我在看一个剧本的时候,我会站在每一个人物的立场上,把这个剧本整体走一遍,就会知道这场戏该怎么演绎。其实很有意思,因为每个演员都是只看自己角色,但我是在宏观地考虑这些人物在这场戏里面所起的不同作用是什么。endprint
从宏观到微观,导演都需要去掌握。作为导演来说是从全局的观念出发,而且又需要导演在微观角度上、站在某个人物的立场上去和演员探讨这场戏应该怎么去表现。这么多年我都是这样去跟演员交流的。
要引领市场,而不是迎合市场
Q:当下观众愈加年轻化,怎样抓住年轻观众的痛点?
A:我從来不会去迎合市场,而是要引领市场。我要告诉观众这部戏究竟是个什么主题,这需要我们艺术工作者去提炼和深挖,才能给观众一种引领,这是我们的责任感。迎合市场不是我的目的,这个理念也贯彻在我20多年的影视作品中。我的每部作品都包含一种情怀或主题,然后让观众去慢慢地体会。
Q:当过演员,还有一些作为编剧的作品,在导演、编剧、演员的身份之间怎样做到切换自如?怎样回顾自己从事影视工作的这20多年?
A:就像导演拍戏那样,做编剧也是从宏观的全局和微观的人物出发。编剧写剧本最关键的是贴着人物走,这样才能使人物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了然于胸,要赋予人物自己的灵魂和思量,而不能是为了这个事写这个事。
其实我觉得这三种身份是同时并进的,没有断档。如果说非要总结点什么,我觉得是我一直在学习。不管是在工作时,还是在闲暇时,我是没有一天间断过地看电影,就每天都在学,天天如此。我觉着就跟有人天天健身锻炼身体一样,我也是给自己增加力量、添加营养,然后看全世界最好的、最新的电视剧、电影都在说什么主题,还有拍摄手法。
Q:你凭借众多作品被业内冠以“金牌家庭戏导演”名号,一直以来都以擅长拍情感剧闻名,但是看你的作品还挺丰富多样的,你是怎样看待这个评价的?拍摄家庭剧是你的“舒适区”吗?与之对应的“非舒适区”又是什么?
A:我其实一直在想办法创新,也就是自己跟自己相比较,寻求突破。我也非常喜欢战争戏还有古装戏,这几年也一直在触碰这类题材。评价什么对我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我看中的是新的人物和新的故事所产生的新的表达,这既是挑战,又是新的旅途。
最近这两年拍的几个戏都不是很“舒适”,类型的变化、题材的变化对我来说都充满了挑战,但是我乐在其中。我非常享受这种变化、接受这种挑战,这是乐趣所在。
Q: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影视环境才是一个良性的生态?
A:现在的环境真的是太浮躁了。整个市场的浮躁、行业的浮躁、工作者的浮躁等等,所以就需要真的静下心来做一个作品,不急不躁把事情做好。作为从业20多年的导演,我在看国外优秀作品时非常震撼。比如我在看《权力的游戏》时,我都看不出来哪个镜头是在绿背景下合成的,这很可怕。这种细节打磨所体现的就是“工匠精神”,人家做到了,所以让全世界仰视。当然,在另一方面,我们制作、体制等等的条件与之相比差距也很大。看得越多,就会越知道差距有多大。所以我就努力的在靠近,努力的把这个差距在我这能够稍微的缩短一点点、稍微的严谨一点点、抓得再牢一点点。这种挣扎实际上很痛苦,知道够不到别人,但是不得不努力,一直跟自己较劲、跟自己打仗。
在拍抗战剧《铁在烧》时,我就在想怎么才能够打出来美国电影那种战争的真实场面,所以实际拍得时候也非常辛苦,整个冬天就一直在拍作战戏,打得很残酷。但最终出来的效果我很满意,可以称之为缩短了与欧美战争片的差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