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万达影院IMAX电影胶片的巨大片盘.摄影_沈玎-IMAX70毫米胶片...
张海律
IMAX,70毫米,胶片,《敦刻尔克》这部克里斯迪弗.诺兰让人期待的大作,由于没对比过普通2D版和激光IMAX70毫米,并不能从感官和技术指标上确切描述胶片版到底有多突出。就只有从对现场观众状态的观察,以及与李安同样炫技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进行纵向对比,去给出某种侧面评价吧。
对比李安,
更直接的沉浸式体验
所谓沉浸式体验,最直接的感知,或许是看它能不能让吵闹观众迅速闭嘴吧。两个咋咋呼呼的朋克青年手捧炸鱼薯条坐到了我旁边,还跟着正片开始前十来部预告片的摇滚名曲哼唱起来。心想自己提前半个月订票的IMAX将要被这些朋克毁了,可从正片第一幕,敦刻尔克镇上垂头丧气的逃命英军,抬头仰望德军空投的劝降传单开始,小半截们就瞬间安静下来。影厅里的所有观众也一样,从头到尾,被并没任何血腥镜头和大场面却又神经紧绷的IMAX画面屏住呼吸,只在民间渔船出现在法国海岸时,长出一口气地发出一声赞美“Wow”,其实跟其他大片相比,那个非常主旋律的营救场面,也实在算不上多么壮阔和宏大。
3D/4K/120帧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是在北京观影条件最好的博纳悠唐看的,却感觉120帧带来一种意外的负面效果——超高清到放大了角色的一切表情细节,让人觉得再是出色的演员,被放大到毫无距离的尺度之下,演技就不再能让人信服。而全片四分之三时间都以IMAX全画幅呈现的《敦刻尔克》70毫米胶片,在保证了让观众身临其境基础上,并不会放大演员的毛细血管,加上战争戏的油污和伤口化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其中一大堆并不出名的年轻演员演技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尽可能把表演课上学到的惊恐和绝望情绪表达出来,或许就能过挑剔技术狂诺兰的法眼吧。有同样看过顶级版本的技术控影迷指出,同一场景中IMAX和Panavision宽银幕交替拍摄时,呈现出亮度和色温不统一的情况,一会偏白偏亮一会偏黄偏暗,这一些细节,糙男如我者注定识别不出来。
剧情结构,
不再制造烧脑难题
剧情和结构上,诺兰这一次不再制造烧脑难题,那些观看其作品犹如认真进入一场狼人杀游戏的拥趸,难免会为此产生那么些“智力失落”。其擅长的“跨时空叙事”依旧显著存在,且从一开始,就以画面正中字幕给予“观看提示”:沙滩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庆幸在这三个不同战争环境中的角色辨识度都非常清晰,又始终没有德军官兵形象作为视觉干扰项出现,我想再是迟钝的观众,即便遗忘了关于时段单位的重要提示,也不至于被錯落的平行剪辑搞晕吧。但剪得太碎,至少会让我感觉到些许不痛快,像是《中国有嘻哈》这类综艺节目,为制造悬念,在一位选手命运的情节关键点上,镜头非要跳到另一选手那儿去。《敦刻尔克》在这种“心理调戏”上,做得更甚,反反复复四五次,才让观众等来角色们绝境求生的结果。
主题呈现,
迥异于战争片的类型模式
诚如预告片所强调的电影主题,“活下去,就是胜利”,诺兰的《敦刻尔克》迥异于战争片类型模式,呈现一个个关于求生和自救的故事。这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观众所习惯和期待的叙事理应是像看一篇用大场面镜头书写的历史特稿,而在诺兰的故事里,希特勒、丘吉尔及对垒双方最高将领,全都不存在,从头到尾都只有在慌乱中奔逃的小兵、明知前方凶险还义无反顾航行的渔民,以及机舱有限视野中紧张喘息的飞行员。因此,相对于类型化的战争片来说,《敦刻尔克》是极具实验性和突破欲望的。将时间高度凝结、将人物彻底提纯的叙事策略,以及大量的特写场面,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奔着《黎巴嫩》那样极端化的坦克望远镜视野去的。
所幸,诺兰完美的职业声誉、庞大而坚实的全球粉丝群,加上在制片公司面前霸气的终剪权,让他能够任性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同时也不牺牲必须好看的商业属性。
tips
距离国内观众最近的《敦刻尔克》70毫米胶片IMAX银幕,是曼谷Paragon Cineplex的KrungSri IMAX那块。而据称能达到同等品质的70毫米激光IMAX,则在近邻的国家和地区有着更多一些的选择,包括大阪的109 Cinemas Osaka Expocity & IMAX、首尔的CGV Yongsan IMAX Theater和台北的Miramar IMAX。各位在做旅游观光购物计划时,不如加上一场?